作用:能减缓或阻止炎症对关节的侵蚀和破坏,减轻关节局部炎症和晨僵症状。
缺点:起效缓慢,对疼痛的缓解作用较差;部分病人不耐受。
●免疫及生物治疗
代表:肿瘤坏死因子a(TNF—n)拮抗剂、免疫净化疗法等。
作用:如同精准的“导弹”,有针对性地干扰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及病变进展的主要环节,可以较好地缓解病情。
缺点:生物制剂同样存在不良反应,例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可能会导致结核、淋巴瘤的患病率增加。生物制剂还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价格昂贵,一般人难以承受。
●传统中药
代表:桂枝芍药知母汤、通痹灵。
作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早、中、晚期病人,可以达到祛风湿止痹痛、平调气血阴阳的作用,对病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缺点:不适应病情较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需联合使用其他药物。
●现代中药
代表:陈李济昆仙胶囊(由昆明山海棠提取物、淫羊藿提取物、枸杞子、菟丝子组成)。
作用:属雷公藤类药物,有活血化淤、滋补肝肾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免疫抑制、细胞因子拮抗和抗炎镇痛等作用.能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关节肿胀、晨僵、压痛等,在同类药中具有起效快、作用强、不良反应较小的特点。
缺点:长期服用雷公藤类药物对生殖系统有一定影响,虽然昆仙胶囊在6个月的实验期内没有发现明显的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但目前还缺乏更长期的监测数据。因此,在长期使用昆仙胶囊的时候还需要定期监测。
类风湿性关节炎小知识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以女性居多。发病年龄平均为30-50岁。我国的发病率高达0.35%0.4%.致残率达15%。
每年新增病例400万左右。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本世纪的第一个lO年定为骨和关节的十年。希望以此促进社会对关节病病人的关怀.推动医药界开展相关的防治活动.改善关节病病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