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同腕关节一样,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容易发生病变的部位。同样可以选用踝关节周围的穴位进行保健按摩,促进患者踝关节的功能恢复。那么,踝关节周围有哪些穴位常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保健按摩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踝关节周围有哪些穴位常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保健按摩?
山西晋康风湿病医院专家说,踝关节周围常用的穴位有:丘墟、昆仑、悬钟、足临泣、太溪、照海、商丘、三阴交等穴。每次取3-4穴,每日按摩1-2次,5天换1组穴位,以增强按摩效果。
踝关节周围有哪些穴位常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保健按摩
具体操作方法:令患者坐或卧位,患侧下肢平放于床上。如果患侧踝关节肿胀,用拇指指腹按揉足临泣穴15秒钟,循经推向丘墟,按揉丘墟15秒钟,再循经推向悬钟,按揉15秒钟,然后循经推向阳陵泉,按揉15秒钟。如此重复15分钟。这种保健按摩法可以起到健脾通络、利湿消肿的作用。若踝关节内侧肿胀明显,用拇指和食指同时揉捻太溪、昆仑15秒钟,再用拇指指腹向上推达三阴交,并按揉15秒钟。如此重复共约15分钟。这种保健按摩可起到养血活血、利水消肿的目的。如果患者踝关节内、外侧肿胀均很明显,则上述两组穴位可同时使用。
对于踝关节功能障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也可选用上述穴位进行保健按摩,但操作手法有所不同。主穴取丘墟、太溪、昆仑,用弹拨、分筋的同时,用另一手使踝关节被动屈伸,这种手法更有利于功能障碍的恢复,随着功能的好转又更利于肿胀的消除。
踝关节周围穴位的保健按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功能恢复和病情好转可起到良好作用。但要达到预期效果,既要合理配穴,也要求按摩手法正确,还要把握好手法力量。一般对急性期按摩手法宜轻,而慢性期可适当加大力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不能一概用大力,以免加重病情,也不能只用轻手法,这样达不到保健的效果。
通过以上关于踝关节周围有哪些穴位常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保健按摩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们更快的康复。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并且患病的关节有很多,所以当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不适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去专业的医院接受治疗。患者在治疗的同时也要多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和常识,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按摩或是预防,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加速治愈。